武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武道项目 > 武术

“武术兵道”与“武术短兵”

发布时间:2024-01-28   浏览量:0

“武术兵道”与“武术短兵”

武术兵道专业队,在国内比赛中荣获名次众多,在这个大家庭中大家可以感受到武术兵道给大家带来的乐趣,武术兵道实战器械使用软包安全系数非常高,可以放心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

“兵道”是一个笼统的大概念,武术为其子项内容。”兵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亢仓子》一书中,该书以论道为中心,分为全道、用道、政道、君道、臣道、贤道、训道、农道、兵道九篇,继后兵书《六韬·文韬·兵道》中也有兵道之词。从二书所指“兵道”之意,应泛指军事上用兵之法。

 

壹武术兵道

微信图片_20231206204436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政府支持和鼓励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和创新性发展,短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1 年 1 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提出“武术兵道”这个新概念 。在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搏击部副部长张雷先生进行采访时,张部长对“兵道”的概念做出了如下解释:“武术兵道是武术冷兵器格斗项目的总称,是武术冷兵器格斗的哲学,其包括‘短兵’、‘长兵’、‘暗兵’、‘投射兵’、‘软兵’五个门类”。随后在短兵国家队教练罗宏教练的访谈中,教练解释了之所以将“短兵”、“长兵”、“暗兵”、“投射兵”、“软兵”等中国冷兵器重组命名为“武术兵道”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相较于已经基本定型没有改名契机的“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短兵刚好处于改革创新、改头换面的新时期。

其次,古人云“道高于术,术高于艺”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哪个词比“道”更能彰显武之格局,更贴和自然。

最后,作为兵器文化的载体,在兵理上要遵循兵器哲学的价值和理念,在技术动作上、意识上要与项目蕴含的文化理念相融合,在此过程之中还要展示兵器之道的艺术性、技击性,而“兵道”亦谓之“兵器之道”,“兵”字概括了冷兵器之形态。“道”彰显中华文化之精粹。这些就是武术兵道这个概念的由来。

武术短兵

微信图片_20231206205730

温敬铭先生 1954 年所著《短兵术》中提到:“‘短兵’就是我国古代兵器之较短者,一手使用,携带便利且攻击距离较近者均为短兵。现在所研究之短兵可说是刀剑与其他较短兵器之混合”。“现代中国短兵项目实指中华武术中的刀、剑、鞭杆、苗刀等等短兵器的总称”。

“武术兵道”与“武术短兵”

微信图片_20231206210010  

“兵”者,既可为整体意义上的军队,也可为个体意义之士兵,也就是显示军事力量的武装部队,或指武装到牙齿的人,而不是物,更不能仅只指兵器。“道”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最常用而又最复杂的一个概念,自从老子作五千言论“道”以来,后世不断有新的阐释。这里举出“道”的几种不同的释义。

(一)“道”是道路的道。换言之,一条路,就叫作道。古代很多书上的注解:“道者,径路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道”是讲话的意思。这是古代中原文化习惯的用词,如:“且听我慢慢道来”即是此意。

(三)为一个理则,或为一个方法上的原理、原则的浓缩之名词,例如,《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是说,道是一种规律,阴阳相推。在医药上的定理,有叫医道,或药物之道。用于政治上的原则,便叫政道。用于军事,可叫兵道。又如《孙子兵法》中所用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甚至自古以来,已经为人们惯用的口头语,所谓“盗亦有道”。或者“天道”“地道”“人道”等的“道”字,都是指有某一个特定法则的道。从以上可以明确的界定,“道”泛指路径、叙说、方法、原则和规律等。

故此,所谓“兵道”,简释之:即是指用兵的方法、路径与技巧,是军事谋略上的用语,并非单指兵器的用法。

据了解,目前短兵器格斗项目所用器械,以武术刀、剑等短兵器及其击法为原型,所使器械为长80厘米、有圆形护手盘并裹以棉絮或海绵、外包薄皮的藤条。比赛时,双方各持一该器械,按规则运用刺、劈、砍、斩、截、架、格等方法进行攻防格斗,属“短兵器”攻防格斗。因此,将这一运动项目,名之以“兵道”,将之推广世界,恐有致洋夷以刀剑概华夏百兵之迷茫。

上苍有好生之德,武者怀止戈之心。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但有宵小敢犯吾华者,虽匹夫愚妇市井浪荡儿辈,亦皆不惜舍身取义,短兵白刃、以暴止暴。所以,以“武术短兵”名百兵,更能开门见山、直陈该创新项目以武演道、演武培德的真意。

微信图片_20231206210143

加油武术兵道人,加油南电武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中泰一腾搏击格斗赛事圆满落幕